【自由時報】大馬的美麗與哀愁─經典老建築巡禮
美麗與哀愁通常是連在一起的,就如同禍福相倚。馬來西亞的一些老建築曾經風光美麗,百年來遭遇了戰亂、人事滄桑而蕭條,蕭條到了某種程度就憑添幾許哀愁。繁華落盡後的哀愁,比起單純的哀愁更加蒼涼,然而事情也不那麼悲觀,新的人賦予老建築新生命,哀愁又蒼涼的空氣裡又添入新的美麗。...
醬汁多樣的碌碌(Lok Lok)
這次在檳城第一次吃到樂樂或碌碌(Lok Lok),跟閩南語「漉(lok)喙」的「漉」發音一樣,事實上它的做法也是在白水中涮一涮,就像是把串料漉漉。待浮起後就代表熟了,一旦取起後,就不要再放回鍋內加熱了。 去了馬來西亞十多次,卻是第一次吃碌碌。因為它看起來很像台灣的黑輪,把魷...
【自由時報】愛上娘惹文化
15世紀初至17世紀間,中國男子到馬來西亞、印尼等地定居,與當地女子通婚而生下的孩子,通稱為土生華人,而男孩稱為峇峇(Baba),女孩則稱為娘惹(Nyonya)。 土生華人主要集中在北馬的檳城與南馬的馬六甲兩個城市,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服裝與飲食文化,早年以貿易通商為業,經濟地...
早市的老溫豬腸粥
清晨就從一碗暖粥開始吧。 在百年歷史的吉靈萬山(Chowrasta Market)菜市場,老溫豬腸粥已傳至第二代,隨便算算都已經七十幾年。老闆溫福振以前並不老,26歲年輕氣盛之時接下生意,至今仍站在砧板前如同和尚敲木魚般,握著刀咚咚咚有規律感地切著配料,一切40年,成為市場...